由統計觀點來做資料分析的第一步,就是把圖畫出來(資料須先經季調以消除季節變動)。接著觀察圖形來尋找時間序列的一般型態。趨勢(Trend)與循環(Cycle)都是時間序列的長期形態。趨勢容易判斷,而循環的強度及延續時間則難掌握。要讓數字說話,有個重點是要了解公布數字當時的背景資料,不過個人對美國歷史完全陌生,因此只能單純觀察數字變化,並無法做出正確的推論,請讀友明察。



看圖玩數字

本週(2010/7/8)公佈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調)45萬3千人比上週47萬5千人減少2萬2千人。如果聚焦在每週變動人數,一下子增加一下子減少且變動劇烈,其實看不出什麼循環與趨勢。






將時間拉長,由2005年初開始觀察,我們可以得到初步的有效數字,2005年初到2007年底這三年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調)平均數約32萬人,對照一下2010年上半年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調)平均數約在46萬人,其中差距有14萬人之多。






由於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變動劇烈,因此我們可以改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四週移動平均(經季調)數字來平滑數據。

首先觀察約43年歷史數據,本波初領失業救濟金四週移動平均人數 (經季調)高點約65萬人為歷史第二高,比2001年高點約50萬人,顯然高很多。

第二觀察1967年到1983年底間,我們可以發現這段期間人數變化除了有波動(循環, Cycle)之外,也有趨勢(Trend)。

第三觀察1984年初到2007年底,我們可以發現這段期間人數變化只有波動(循環, Cycle),看不到趨勢(Trend)。景氣復甦主要是在30萬人到40萬人之間循環,而景氣收縮期則是40萬人到50萬人之間循環。



(註:灰色陰影區表示景氣收縮期間)



現在把焦點放在最近十年的初領失業救濟金四週移動平均人數 (經季調),大家可以發現目前人數水位接近前波收縮期高點,可以簡單的判定為貧血的復甦。必須持續觀察就業情形是否持續改善,同時可以注意到一點,上一波花了2年多的時間才讓平均人數降到36萬人,而本波呢?






最後將焦點拉回近五年,觀察2005年初到2007年底,這3年平均數(用眼睛看)約在32萬人,而2010年初以來還在46萬人附近橫盤,並未持續減少。聰明的大家應該對目前美國復甦的力道已有定見了。





統計詞彙

時間序列 (time series)
在不同時間對同一變數做的一系列量度叫做時間序列。通常(但不永遠是)度量變數是固定間隔進行,例如每月一次。

季節調整 (seasonal adjustment)
時間序列裡,在已知的固定間隔時間重複的型態,叫做季節變動。許多時間序列都經過季節調整,也就是說,在資料公布之前,預期的季節變動已經消除了。

趨勢與循環(Trend and Cycle)
時間序列的趨勢是持續的長期上升或下降。循環則是強度及延續時間都不規則的上下波動。

以上統計詞彙摘錄自「統計,讓數字說話!」一書


(作者:David S.Moore 譯者:鄭惟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vo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