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額怎樣扣款才對?
[finance168專欄] 2015-12-30
以往對定期定額的看法是「股市越跌可以買越多單位的基金」,當股市回歸均值時就可賺更多。因為股市往下時你可以攤低成本,而且你無法預測股市,所以定期定額是懶人投資法。
然而在中國、俄羅斯及巴西,這幾個國家是定期定額一定會投資的標的,結果連續五年股市都往下,定期定額都慘賠。
假如你45歲才還完貸款開始儲存退休金,中國6000點跌下來單筆還在賠錢,俄羅斯及巴西單筆7年都賠錢,定期定額5年也賠錢,何時回來也不知道。當經過7年的時候你52歲,你打算60歲退休,機率很低喔。
定期定額是假設一定會均值回歸的前提下,可以往下越買越多,難就在多久才會均值回歸,美國1929年崩盤後25年才回來,1968到1982才回復,那斯達克15年才回到原點,日本更不用講20年仍然無法回復。
黃金上回崩盤20年,1980年石油觸頂後到了21世紀才回來,所以10到20年的時間均值回歸是可能的,這個等待過程定期定額不見得正確。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股市走勢,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相對高低點,只有在低點投資,而且不要低接天上掉下來的刀子才可以提高勝率。定期定額也一樣,不是用來往下攤平的,只是用來存第一桶金的。
當你已經第一桶金後,你不能再輕鬆簡單的投資,單筆投資是你必須面對的。
我建議ETF,因為各股分險很大,俄羅斯的SSA擁有銀行電訊及石油公司,結果普丁請他吃牢飯股價由20跌到1.7元。
巴西電信投資葡萄牙電信,結果葡萄牙電信投資聖母銀行大賠,股市也跌了9成。
還有水力發電廠時間還有10年,竟然被政府收回發電權。所有很穩定的現金流的公司還是會遇到很大的風險,台灣的台汽電以及有線電視也一樣被政府要求降價,只有ETF才能夠躲避這種個股的傷害。
不然除非你持有10檔(不同行業)以上股票而且平均分配(不能重壓)才可以降低個別公司風險,但是初學者哪有時間去研究個股,ETF絕對是首選。
但是定期定額就必須避免套牢7-10年的風險,所以不能在高點往下攤平,必須在相對低點而且趨勢往上時才能單筆或定期定額起扣,到了相對高點時就必須獲利了結,記住,定期定額不是終究的投資,只是儲蓄,為了存第一桶金,存完以後仍然要面對單筆投資的問題,不能退卻。
金融海嘯以來(2007-2014),以三年期的定期定額,在低檔起扣才對,最好是正斜率的市場。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tivo168/1451612790-262891854_n.jp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