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聖嬰現象」來亂 恐衝擊原物料行情
2016-05-29 04:44 經濟日報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
在東南亞等地引發乾旱的聖嬰現象才剛結束,「反聖嬰現象」卻逐漸成形。 歐新社
分享在東南亞等地引發嚴重乾旱的聖嬰現象(El Nino)才剛結束,「反聖嬰現象」(La Nina)卻逐漸成形,可能在大西洋引發更多颶風,導致巴西乾旱、印尼與印度降下豪雨,也可能推升美國天然氣價格、衝擊澳洲煤炭開採與馬來西亞棕櫚油生產。
澳洲氣象局上周宣布,近20年來最強烈的聖嬰現象已結束。如今海平面溫度逐漸冷卻,可能標誌著反聖嬰現象即將到來。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科學家川柏斯指出,聖嬰現象引發的極端氣候較嚴重,但反聖嬰現象的持續時間較久。
澳洲氣象局預測,今年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達50%,美國氣象預測中心則認為,12月前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達75%,但也可能在7月與9月間提早成形。
反聖嬰通常會在美國造成更多颶風,但不必然會造成更多損失,因為重點是颶風侵襲的地點,但若反聖嬰現象在夏季之初出現,就可能在玉米與黃豆主要產區的愛阿華州等地造成炎熱而乾旱的天候,從而衝擊農作物收成,也會導致夏天更熱、冬天更冷,成為天然氣生產商的利多。
在巴西,反聖嬰比聖嬰更危險,因為可能導致天候更加乾燥,進而「重創」農作物生產、衝擊水資源供應;巴西是黃豆與柑橘生產大國。
對歐洲來說,反聖嬰可能使氣溫降低,推升燃料消耗量。
反聖嬰則可望為印度帶來民眾期待已久的降雨,但可能在馬來西亞引發洪災,衝擊收成能量並降低水果的品質,也會在澳洲造成豪雨與「不成比率的嚴重洪災事件」。2010到2011年出現反聖嬰現象時,澳洲有85%的煤炭生產區淹大水,推升焦煤現貨價格,但在2011到2012年時,反聖嬰又幫助推升小賣產量至創紀錄的2,990萬公噸。
http://udn.com/news/story/6811/1726122
印度一旦多雨 經濟將跟著成長
2016-05-29 04:44 經濟日報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
反聖嬰現象出現的機率愈來愈高,也可望在印度帶來豐沛降雨,從而大力推升印度的民間消費、投資和經濟成長。
觀察家指出,為化解農業困境,印度不僅需要充足降雨,也需要降雨落在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裡,才能成為民間消費、投資和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重大助力。
德意志銀行旗下的市調公司分析印度逾30年來季風降雨和相關經濟指標的資料、以評估反聖嬰的衝擊後,發現在反聖嬰現象發生的年度,都出現豐沛降雨、農業經濟表現強勁、糧食產量升高和GDP劇增的四現象。
德銀指出,在1989年、1999年、2000年、2008和2011年出現反聖嬰的年度間,印度年降雨量比長期平均雨量高5.3%,遠優於未發生反聖嬰年度間、年降雨量低於平均值4.6%的情況。印度氣象局也預測,今年季風所帶來的降雨將增加。
第二,發生反聖嬰的年度間,農業產值的平均年增率為7.8%,高於未發生反聖嬰年度的2.3%,也遠優於過去兩年因聖嬰肆虐導致乾旱而造成的0.4%年增率。反聖嬰年度的糧食生產年增率為9.6%,也高於未出現反聖嬰年度的1.2%。
最後,反聖嬰年度的GDP、民間消費和投資也均呈現類似趨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