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財富管理市場 被「配息」兩字害慘了
2016-05-31 07:33:14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整理
過去這麼多年,台灣財富管理市場只有兩個字可以代表,那就是「配息」;不管是基金、保險等金融商品,大部分商品都強調「配息」。但我認為,台灣財富管理市場被「配息」兩個字害慘了。
就因為台灣人有「配息」迷思,不管銀行、基金或保險公司,都順著投資人的「口味」,大推各類配息產品,連類全委保單的「撥回率」,俗稱都叫「配息率」;2008年金融海嘯時,讓人印象深刻的「連動債」,也跟配息有關。
「配息」幾乎代表台灣過去10、20年的財富管理市場,但「配息」兩個字,一是誤導投資人、二是讓市場不進步。
以基金的配息來說,其實應該叫「除息」,因為基金配息後「淨值會下降」,就像股票除息、股價下調一樣,這怎麼可稱做為配息?
很多投資人以為,業者是拿「額外的息」配給我。但其實「配息」所配的資金,「每一塊錢都來自本金,每一塊錢都是投資人的」,亦即「配息,其實是你配給你自己」。
台灣投資人愛配息,其實沒什麼大錯,但要知道「配息不是報酬率」,如果投資人因為配息率而選擇標的,「就有可能會選到高風險、甚至會賠大錢的標的」。
2008年金融海嘯時,高收益債的配息率非常高,我記得有一檔很有名的全高收基金那年配息率高達14%,看到這種配息率,投資人一定想「賺翻了」;但事實是,因為市場大跌,這支基金淨值大幅下滑,投資人雖算了14%的配息「但基金淨值掉了40%」,所以總報酬率,是賠逾30%。
台灣有太多投資人,會因為一檔基金「會配息」而去投資,但這檔基金「是投什麼」,投資人卻搞不清楚,有人說「沒關係,反正會配我10%」,但事實是「你配給你自己10%」。
配息本身沒有錯,但配息應該是「中性的」。理專或財務顧問建議投資人選擇某個標的,應該是因為「標的好、會賺錢」,確定投資標的後,再選擇「配息或不配息」;重點是要先挑到好的標的,如果是好標的又配息,才是皆大歡喜。
但若將配息正名叫「除息」,或改稱「定期部分贖回」,投資人聽了,又興奮不起來。為了迎合投資人,台灣金融業近年幾乎只開發配息的金融商品,而開發配息商品,不是金融創新,頂多只是「銷售」創新,對台灣金融市場發展沒有助益。
(本文由瑞銀智慧財富管理部門副總裁顏明宏口述)
留言列表